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祁连概况 | 党政领导 | 党的建设 | 经济社会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祁连 | 祁连视频 | 通知公告 | 民生关注 | 友情链接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祁连新闻网祁连要闻
祁连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
来源:祁连县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综合联络组
发布时间:2017-08-20 13:52:24
编辑:马玉英

  近年来,祁连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以源头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有序开展矿业权退出,不断强化监督监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履行“一岗双责”,工作责任不断压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先后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绿化委员会及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建了生态办,进一步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群众一起抓的“三抓”工作机制,做到了认识、责任、督查、整改“四到位”。二是强化机制建设。将每月4日、14日、24日确定为全县环境整治情况“报告日”,环境整治形成了定期上报、一企一档、督办销号、定期上报和请示报备等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督促落实。先后组织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动员部署会、推进会、联席会、专题会议、现场办公会等40余次,单独或集体约谈生态环境恢复整治缓慢企业负责人83余次。先后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要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祁连县农牧业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制定了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祁连县重点督办问题两个“清单”,下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督查通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告知书》等督办文件,明确了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整治时限。

  注重部门联动,工作格局不断优化。一是健全环境责任体系。制定了祁连县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建立了县、乡镇(部门)、村(社区)“三级”环境整治网格体系,构建了权责统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二是严格落实部门会审制度。严格实行国土、环林、水利、安监、草监、劳动监察等“六部门”联合会签、会审制度,凡是在六部门会审中未通过任何一个部门审核的,县政府均不予办理矿权延续手续,切实加强了探采矿企业的综合监管能力。由县环林、国土、农牧、水利4个部门组成督查验收组,通过查阅资料、对比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现场对比踏验等形式,严格按照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开展了县级自查验收工作。三是强化源头监管。采取责令改正、行政处罚、公告申明(曝光)、约谈企业负责人、电力部门采取断电等措施,全方位督促企业开展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多次到矿山联合督查检查综合整治工作50余次,下达书面整改通知210余份。分别在东(峨堡)、南(默勒)、西(野牛沟)三个路口设置了执法检查站,24小时坚守岗位,对过往的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进行了检查堵截。

  采取“进退”互补,生态整治持续发力。将10处地质灾害、16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水源地安全保障、湿地生态保护、河道治理等纳入了“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完成了水源保护区7家合作社养殖小区进行了拆除和转型整改,依法取缔非法采砂点18处,完成砂石料场恢复整治24处。深入开展了矿山企业恢复整治和退出工作,34家省级督办的探采矿企业完成恢复治理任务并通过县级自查验收,督促自然保护区内的12家企业开展了矿业权退出工作。深入开展矿山企业综合整治和“回头看”工作,生态恢复治理投资累计投入达到3.3亿元,完成治理面积2063万平方米,回填土方178万立方米,绿化面积269万平方米,播撒草籽83.9吨。

  强化“管护”并重,生态效益提标扩面。一是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先后实施城镇污水拉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农村造林绿化、中小河流治理、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222项。二是不断加大管护站点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管护水平,我县以管护站点建设为抓手,组建自然保护区保护分区4个、草原生态管护站7个、林业管护站8个,落实专兼职管护人员219人,聘用林草管护员1521名。三是不断健全管护体系。精心构筑警网、天网、民网“三网合一”的立体式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划分管护网格11个,配备专职巡护警力38名、巡逻汽车6辆,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护,做到了快速出警、实时布警,建立起了完善的预警、出警、协调联动、快速反应工作机制,紧急情况得到及时处置,形成了高压态势。投资700万元在3个乡镇,建设三防智能监控系统16座,将祁连县主要乔木林及新造林地全部纳入监控范围,重点林区监控覆盖面达到80%以上。四是不断压实管护责任。实行并分片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了山头地块,管护任务落实到具体管护人员,确保了管护地块、人员、措施等管护责任“五落实”。切实将补奖资金发放与承担管护责任有效挂钩,积极推行“四个挂钩”、“四级考评”的考核机制,建立起层级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协同推进的森林(草原)生态补奖绩效管理长效机制。五是不断创新多方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性生态管护员在生态治理、矿山企业监管等方面的作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由阿柔乡牧民自发注册成立了黑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协会,会员普及阿柔、峨堡、默勒、央隆、野牛沟5个乡镇,由牧民、党员、团员、民兵、村两委、寺管会主任、僧人等组成,会员达到450人,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正在形成。

  着重“禁养”并举,减畜增收实现双赢。一是不断探索治理模式。立足生态保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国家生态保护工程,综合措施,对退化草地进行了补播、施肥、灌溉等人工干预增草技术,“十二五”以来完成围栏封育60万亩、防治鼠虫害240.5万亩、治理黑土滩7.5万亩、治理沙化草地0.5万亩、灭治高原鼠兔500万亩、高原鼢鼠285万亩、毛虫195万亩、蝗虫85万亩,防除毒杂草38万亩,建植多年生优质牧草生产基地8万亩,建植一年生优质饲草料基地3万亩。积极探索草地治理模式,野牛沟乡沙龙滩黑土滩和沙化草地治理试点工作取得成功,新增优质饲草基地8万亩,实现了生态治理和饲草料地扩面“双赢”。二是着力缓解草畜矛盾。累计核减牲畜34.65万只羊单位,全县511.36万亩夏季草场实现禁牧,1041.69万亩草场实现草畜平衡。为缓解草畜核载矛盾,挖掘“内生动力”,大力发展饲草料基地建设,在张掖、山丹、民乐、门源等周边地区建成“飞地牧草”饲草地1.74万亩,新增饲草12.9万吨,与门源订单青贮饲草5000余吨,有效补齐了我县饲草地“短板”,实现了“以草定畜、草畜联动”,达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的。同时,创新放牧方式,依据我县气候特点和牧草生长规律,形成了“春季休牧,夏季游牧,秋季轮牧,冬季自由放牧”的天然草地全年放牧模式,在“暖季放牧+冷季补饲”两个放牧方式上实现突破。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海北新闻网 | 海北州人民政府网 | 祁连县人民政府网 | 祁连旅游文化网 | 门源新闻网 | 海晏新闻网 | 刚察新闻网 |
主办:中共祁连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