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祁连概况 | 党政领导 | 党的建设 | 经济社会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祁连 | 祁连视频 | 通知公告 | 民生关注 | 友情链接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祁连新闻网祁连要闻
韩向晖:以生态为基,构筑绿色发展新高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11 08:42:20
编辑:严久芳

  祁连县是黑河、大通河、托勒河三河源头,是甘肃、内蒙古两省区重要的水源地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历史上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大走廊,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各族人民兼容并包,在新的历史时期,祁连县更是不断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考核验收。“十二五”期间,祁连经济社会建设再度飞跃,实现新突破,为实现跨越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迸发出更加旺盛的活力。

  “祁连县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成为“大美青海”的缩影。”在祁连县县委书记韩向晖看来,人口小县、生态大县的优势是祁连人口与资源和谐发展的最大有利条件,在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倾力打造“美丽祁连,幸福祁连”建设中,祁连县着重做好“护、建、治、改”四字文章,以生态为基,构筑绿色发展新高地。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祁连县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牺牲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逐步走上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道路。用功“护”字,架构绿色发展新理念。祁连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划定山、水、林、田、草“红线”,建立预警机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切实做到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决不引、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不要。用功“建”字,根植绿色发展新思想。以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生态制度构建为载体,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用功“治”字,牢筑安全屏障。加强法制,加强监管,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深入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探、采矿点的恢复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协调,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生态文化培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全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筑牢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用功“改”,建章立制促长效。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具有祁连特点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考核追究机制,使“保护优先”成为各级干部抓经济、促发展的铁律。

  祁连县依托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智慧生态畜牧业试点建设,大力发展特色食品、保健品、旅游产品生产等特色产业,打造“祁连山草原风情旅游带”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推动农牧业向专业化、高端化转变。

  韩向晖说,祁连县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的新契机,跨出祁连山,多层面、多渠道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战略合作,打通与甘肃肃南等县的交通隔断,加强与张掖、西宁等周边城市全方位的融入,推进与山东省、中国五矿和周边兄弟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外部市场、资金、人才、技术与祁连资源、劳动力要素的深度融合,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发展优势。

  行走在春天的祁连大地,我们在走访了解中欣喜地看到,祁连县依托祁连山草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和神奇的自然禀赋,在这片美丽神奇的沃土上,经济、环保、绿色的“生态银行”,让祁连各族人民“富”起来,让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繁荣进步的新引擎,积极探索出了“小财政,大生态”、“青山绿水也是生产力”的新的生态文明样板。

  祁连县作为青海和内地穿越河西走廊,北上新疆,抵达西伯利亚和欧洲的辅道之一,凭借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掘丝绸之路具有地域特色的的文化带、生态带和旅游带,倾力打造“绿色美地、生态富地、民生福地、品牌亮地、先锋高地”五个高地,提升经济、生态、民生、平安、绿色品牌“五个升级版”,使锦绣祁连在新的征程中再扬风帆,书写新辉煌,在新丝绸之路演绎新的天境传奇。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海北新闻网 | 海北州人民政府网 | 祁连县人民政府网 | 祁连旅游文化网 | 门源新闻网 | 海晏新闻网 | 刚察新闻网 |
主办:中共祁连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