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祁连概况 | 党政领导 | 党的建设 | 经济社会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祁连 | 祁连视频 | 通知公告 | 民生关注 | 友情链接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祁连新闻网外媒看祁连
【青海日报】达玉合作社,描绘富裕美好新生活
来源:青海日报讯
发布时间:2019-04-08 08:57:04
编辑:马玉英

  三月的野牛沟草原广袤辽远、天高云淡,草色金黄的牧场上,随处可见的牛羊悠闲地食草漫步。

  尽管春寒料峭,但刚刚带着合作社理事会班子成员,与湟源一家有机化肥公司洽谈签完供货协议,回到达玉村的理事长南木加,心里暖暖的,“以后我们合作社的羊板粪有大用处了,做成有机肥,不但能为保护环境出力,还能为合作社增加收入,是一件好事情。”

  紧接着,达玉合作社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服务队”便雷厉风行地上马了。 达玉村离祁连县城100多公里,平均海拔3800米,是一个完全牧业村。曾几何时,摆脱贫困,富裕起来,是这个黑河源头小村庄村民最强烈的愿望。如今,短短数年间,达玉人已实现了生活从贫困落后到富裕美好的愿望,所依托的正是转变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股份制合作社建设。

  “以前我们草原上的牛羊多,但生活并不富裕,牛羊吃草过多,草原破坏严重,好多地方都不长草了,牛羊饿死冻死的也特别多,一年辛苦下来,吃的穿的都不够……”对于以前的困难生活,牧民山知布很是感慨。

  2010年,达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但由于合作社牧民对集约化经营认识不足,在合作社生产资料入股等关键性环节上存在疑虑,合作社发展一直举步维艰。

  2015年,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在祁连县全面铺开。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农牧部门及乡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股份制改造、规范化建设的达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正式启动,入股社员33户131人,整合草场6300公顷,整合牲畜5512头只,入股总资产达959.86万元。

  在合作社的运转经营中,牧户们亲自参与监督与管理,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

  2017年,达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总收入达669.86万元,合作社纯股份分红资金112.2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2018年,合作社总收入达738万多元,合作社纯股份分红资金109万多元。

  有情怀的领头雁

  现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合作社副理事长的文长太,是合作社上届的生产经理。这名土生土长的藏族汉子,也是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牧民们告诉记者,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离不开文长太。

  合作社刚一成立,文长太便积极入社,同大家一起探索发展路子。他一边带领合作社党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边采取本土专家“讲”、致富能手“教”、党员实践“做”等方式,对合作社社员进行养殖技术、畜疫防治、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及时把合作社中技能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大户、经营能手培养成致富能人。

  2015年,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启动后,文长太主动承担起合作社各项日常工作,任劳任怨,推动以草地和牲畜入股、集体统一经营、用工按劳取酬、收益按股分配为主要内容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在他的带动下,达玉合作社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批试点合作社。 文长太认为,自己富裕不是本事,让全村人都富起来才是自己的目标。被推选为生产经理后,他更是任劳任怨,想尽办法跑项目,求合作,为合作社的发展、牧民的增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入社之前,我辛辛苦苦放牧一年收入也只有5万元,入了合作社后,我当上了合作社的放牧员,年收入有15万元。”牧民赛什吉加告诉记者。

  “我现在的年收入比入社前翻了一番,合作社其他社员的日子也都比以前富裕多了。我们相信文长太,愿意跟着他干。”公保才旦说。

  继获得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后,2018年,文长太又被评为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

  “这次获得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荣誉的全省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我,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在北京等地方参加的培训学习,更是开阔了我的视野。培训结束回来以后,我们也有了合作社新的发展规划,就是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文长太表示。

  “在文长太的带动下,达玉合作社社员在搞好生产的同时,积极参加了各类培训班,从而使他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野牛沟乡乡长鲍宪琴介绍。 2018年年底,合作社换届,第一任德高望众的监事长南木加,成为合作社第二任理事长。而本已准备含饴弄孙的南木加,放弃了舒适的小日子,接过了合作社继续发展的重任。

  规范运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达玉合作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后,以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为前提,通过民办、民管、牧民收益的生产经营模式,并以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努力转变传统落后的经营方法,使合作社发展实现生产标准化、饲养规模化、营销品牌化。

  祁连县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马金云介绍,为把合作社带向正规化,由试点合作社所在村委会牵头成立筹备小组,县农牧局指导,乡政府负责组织第一届理事全员及社员参加的改选会议,把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社会勇担责任的青年牧民选进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对于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主体性、基础性作用。

  南木加告诉记者,合作社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得到了省、州、县、乡各级政府的指导、关心和支持。“农牧部门为我们搭建了‘良种工程’、‘有机畜牧业’等增收项目平台;扶贫局、农业银行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方面的保障;县草地生态畜牧业指导办给予了全方位指导支持,乡牧合事务所在宣传动员、社员入股和组织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指导。”

  合作社实行了生产资料统一管理、现代技术统一推广、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农畜产品统一营销、动物防疫统一防治、畜种选育统一组织的生产经营六统一,让牧民获得收益。

  村民塔仁兴,一直想去出去闯荡,但苦于家里的牛羊没人照看。在合作社入股后,塔仁兴把自家的牛羊和草场,全部入股到了合作社,自己买了一辆出租车,在县城跑起了出租。2016年他拿着9万多元的分红和跑出租的钱,在县城买了一套楼房,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在达玉村,有不少人像塔仁兴一样,入股后拿着分红做生意,日子蒸蒸日上。 在充分尊重社员意愿的基础上,合作社狠抓科学养殖、优化畜群结构,对社员入股牲畜按质量、毛色进行了重组,现已整合羊群30群,整合牛群18群,并在规定草场开展了200只种公羊的集中管理工作。至此,合作社真正实现了生产标准化、饲养规模化,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

  “合作社成立后,眼力好的社员专门负责收购,他们看一眼牲畜就能预估出重量,每头牛误差不超过5公斤;脑子快的社员负责销售,合作社客户逐渐遍布各地,除牛羊肉外,他们还销售我们祁连的虫草、黄菇等土特产;放牧好手们采用分群养殖法,不仅牛羊分开,羔羊、母羊和公羊也分群……”说到合作社的各司其职,文长太打开了话匣。

  为了提升合作社生产效率,做到“减畜不减牧”,合作社积极推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集中有序出栏,将过去分散经营时三年出栏,变为一年四季均衡有序出栏,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不仅提高了草场的经济效益,也使得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合作社集约化经营后,原来的牛羊数量少了,但出售的牛羊都成了精品,在喂养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补饲,让草场的压力更小了。”南木加说。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合作社如果仅仅只会放牧,靠卖活羊活畜,发展肯定大受限制,合作社不可能做大做强,牧民增收也不可能长久,必须发展二三产业。”培训归来的文长太有着清晰的思路。 2018年,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合作社通过融资货款、争取项目等形式,在县城建起了约20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一楼为办公室和实体店,二三楼为旅游宾馆。

  “宾馆建成后,村里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经过培训,可以到宾馆当服务员,还有一部分可以从事经营。我们下一步还要做牛羊肉的深加工处理,提升畜牧产品的附加值。”南木加说。

  目前,合作社已初步形成了优良种畜繁育、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在增加合作社资产收益、社员经济收入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富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加快了合作社社员脱贫奔小康的步子。

  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

  斗科是合作社的大学生,2014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毕业后在县城自主创业。这几年达玉合作社的规范、快速发展,吸引着斗科,当合作社向他表达吸收大学生的意愿后,他便欣然加入。

  “合作社的发展趋势预示着农牧业的未来,合作社需要吸纳各方面的人才,而我也把合作社当作自己就业创业的一个平台。他们的经验和我们学到的知识相结合,对合作社的整体走向大有益处。”斗科表示。

  “管理、营销、品牌这些东西,没有文化的人是做不来的。而大学生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吸引大学生来我们合作社创业,提高人员素质,是为合作社更长远发展打基础。”文长太说。

  2016年,通过山东省“对口支援”,山东阳信县借箭牛业与达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从达玉合作社首批收购100头牦牛、1000只藏羊。达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千牛万羊”拉开了进山东的帷幕,实现了跨省销售之先。

  “原来1公斤牛肉收购价大约30元钱,现在每公斤收购价都能增加2元多,一头牛就能增收千元。”合作社社员旦军很高兴。

  为解决跨省销售运送成本高这一制约瓶颈,在县乡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在野牛沟乡整合了666.7公顷的草场,专门存放“千牛万羊”项目收购的牛羊,需要屠宰时再统一运输到山东,节省成本。

  “‘千牛万羊’进山东是多方共赢。一方面拓展了我们牧民牛羊的销路,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另一方面也为山东的企业提供了利润空间。此外,还让内地消费者品尝到了我们青海祁连草原高品质的牛羊肉。”文长太很开心。 马金云认为,达玉合作社在牧区流通领域撮合成交或直接组织畜产品交易,迎合了牧业、牧区和牧民的发展要求,在厂商和牧民、城镇和牧区之间筑起了金色的桥梁。

  “达玉合作社的成功,为整个牧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方式转型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马金云说。

  几年规范发展,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极大地调动了牧民入社的积极性。目前,合作社社员由股份制改造初期的33户达到53户,带动贫困户5户21人,共整合草场面积7246.67公顷;整合牲畜6541头只,入股总资产达1413余万元。

  “对于陆续提交入社申请的村民,我们现在是成熟一户发展一户,把基础工作做好。”南木加表示。

  达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用实践印证了祁连县乃至全省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功发展的模式。

  据了解,截至2018年,祁连县经过司法公正的7个股份制合作社,全部实现了分红,入社牧户387户1419人,贫困户53户146人,整合草场3.63万公顷、牲畜36415只(头),入股资金3885万元,推进了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带动了更多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海北新闻网 | 海北州人民政府网 | 祁连县人民政府网 | 祁连旅游文化网 | 门源新闻网 | 海晏新闻网 | 刚察新闻网 |
主办:中共祁连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