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祁连概况 | 党政领导 | 党的建设 | 经济社会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祁连 | 祁连视频 | 通知公告 | 民生关注 | 友情链接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祁连新闻网祁连要闻
宽卓太:情注海北草原 爱洒青海湖畔
来源:海北新媒
发布时间:2019-05-21 15:05:59
编辑:马玉英

  “……我在青海省西安第一干休所养病,因多病无力回青海。我患病之时,党和政府的关怀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幸福的走完了一生;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交党费1万元;财产处理款全部捐赠给故乡刚察县泉吉乡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这是老党员、老干部、藏族老人宽卓太临终前立下的遗嘱。

  ▲宽卓太捐资助学仪式在泉吉乡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举行

  除去上交党组织1万元特殊党费、支付医疗等费用,宽卓太捐给泉吉乡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的资金共计511799.05元。一位退休干部的价值体现

  宽卓太是刚察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退休干部。

  宽卓太于1956年参加工作。1962年,在一次给羊群做药浴时,因浴池中的羊数量过多,为了防止体弱的羊因拥挤和踩踏误食药水死亡,不让集体财产受损,情急之下宽卓太跳入药浴池去扶踩倒的羊。而这一跳,带给他的却是终生的伤害。在救羊的过程中,池内四下飞溅的药水让宽卓太无法躲避,不慎咽下药水造成肺部损伤。从那天起,就出现了头晕、无力,并伴有咽喉充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组织上考虑到因公受伤的宽卓太身体情况,先后两次为他调整工作岗位。但是到了1964年,因肺部病情逐渐加重,他再也无法继续工作了,甚至到省会西宁也无法生活。经组织上研究决定让他离岗休养,安顿到低海拔、医疗条件好的青海省驻西安市第一干休所(以下简称西一所)治病疗养,并由组织上给他爱人发工资负责照料。

  ▲宽卓太遗产处理委托人、生前挚友之女朱宝香

  “长久以来他都在为因病没能为党和人民多工作几年深感内疚。”宽卓太遗产处理委托人、生前挚友之女朱宝香回忆。宽卓太膝下无子女,生活在西宁的朱宝香夫妇及兄妹几人常年帮老人办理在青的各项事务,给老人寄青稞炒面、酥油、曲拉等物品和生活用品,每年还抽出时间去西安看望老人。只要老人住院,他们立刻请假去西安照料,直到老人出院或病情稳定。因为多年的情分,朱宝香被老人视为女儿一般。宽卓太老伴儿几年前去世也是朱宝香夫妇去西安料理的后事。

  即使身体不允许他再亲赴工作岗位为国家作贡献,但宽卓太还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着一个退休老干部的价值。 “他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不论是谁有困难,他都会和妻子强巴一起第一时间前去帮忙,打扫卫生、烧水、熬稀饭等等,他就是这么一个有善心更有爱心的人。”记者前往西安市友谊东路6号,宽卓太老人生前疗养过的西一所采访时,他的另一委托人、生前好友周志毅说,“在待人接物方面更是值得称赞。那时,有个老干部疝气犯了,他就主动把自己的疝气带拿出来给老人用,大家都非常喜欢和他打交道,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

  ▲宽卓太老人生前疗养过的青海省西安第一干休所。

  周志毅接着说:“宽卓太的保姆耳疾犯了没钱治病,他就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3000元钱交到她的手里,治好病的保姆非常感动,像亲闺女一样照顾他,一直到他去世。”

  “他力所能及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干部,在各方面贡献突出。他的一举一动紧跟时代的脉搏,以身作则,充分体现出一名老干部退休不褪色的本质。”六零年出生的西一所副所长陈志强向记者讲述宽卓太生前在西一所的点滴事迹。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质作风

  宽卓太于1957年入党,去世前已经有59年党龄。 “满满的正能量彰显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情怀,一种感动触及灵魂深处,那是初心引领的方向,是生命回归的色彩。”在西安采访时,西一所所长雷建成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把手机递到记者眼前看朋友圈里机关党委副调研员李慧娟发的这条评论。雷建成说:“他的特殊党费是在西一所交的……他是一名好党员。”

  ▲西一所老干部周志毅(左)、副所长陈志强(中)、所长雷建成(右)接受记者采访。

  陈志强回忆,大概是1992年,宽卓太找到他说想参加党组织活动,按期缴纳党费,后来,经所党支部研究,宽卓太进入了退休职工党支部。

  陈志强说:“在后来的党支部活动上宽卓太积极发言,通过讲述在青海艰苦地区工作的经历和过往,表达一名党员对党的热爱与感恩之情。同时,他积极关心下一代工作,讲述革命传统,让下一代树立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宽卓太同志勤俭节约的品德让人敬佩,一套六七十年代的中山装穿到了八九十年代,他用节省下来的钱购买学生用品,在“六一”儿童节给孩子们分发文具,得到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们的赞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宽卓太同志更加拥护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余热。”

  无论是朱宝香还是卓玛什杰,对老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坚持每天学习。宽卓太每天学习和做笔记的内容主要是政治理论以及党性修养等,始终保持一颗对党忠贞的心,是他一生从不动摇的信念。

  陈志强感慨道:“虽然他长期生活在西安,但他时刻关注青海的发展,发挥余热,建言献策,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仅有的工资里节省出一笔钱去帮助他人,对自己却严格要求、省吃俭用。”

  虽然定居西安,但是生活习惯一直没改变,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作风。“老人生活非常俭朴,每天的主食就是糌粑,偶尔炒个青菜。逢年过节也不肯添件新衣服,夫妻俩身上穿的都是我们兄妹买的。住的是组织上安排的公房,用的是几十年前的老旧家具。”朱宝香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没有人会穿过于破旧的衣服,尤其在古城西安,在这个西北最发达的城市,更是看不到。“但是,姨夫一直穿着打了补丁的衣裤。”大概在2006年前后,曾经照顾过宽卓太生活的外甥卓玛什杰说。不仅如此,宽卓太还将自己读过的很多书籍让卓玛什杰带回青海给孩子们看,虽然有些书已经破损、脱线松散,而且那时很多书在书店随便就能买到,价格也便宜,可老人总是勤俭节约。

  ▲宽卓太赠送给卓玛什杰的书籍。

  吃穿用度,宽卓太处处彰显着一位老党员的艰苦朴素。为自己花钱他很“吝啬”,但是,汶川、玉树地震他积极捐款,在“六一”儿童节他拿出自己节省的钱给孩子们买文具,临终还将自己一生的积蓄尽数捐赠给了学校,将一位共产党员的忠诚奉献诠释得淋漓尽致。一位藏族老人的故乡情怀

  宽卓太于1930年在刚察出生,2016年8月在西安去世,享年86岁。

  翻开宽卓太的简历,在文化程度一栏填写着:原有文化程度文盲,现有文化程度初小。那是因为,宽卓太在牧区的“马背小学”学过藏文,却从没有接受过汉语教育。那他是如何学会写汉字的呢?答案是自学。

  不懂就问——宽卓太学习的方法其实就是简单的四个字。“每到学生放学时间,姨夫就拿着书本去问路边过往的学生,然后用藏文标记读音。”卓玛什杰说,难免有不理解的人要问:这么大岁数,怎么还跟学生学认字呢?然而在宽卓太的眼里,学习的事情从来没有什么可丢人的,任何人都可以当他的老师。

  宽卓太对于学习的渴望,亲朋好友及周边人有目共睹。但是,当年他还在刚察正值求学如渴之时,家乡的教育还很落实,为此,他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怀。正是这样一种情怀,让他对家乡的父老乡亲念念不忘,对家乡教育事业的落后耿耿于怀;也正是这样一种情怀,让他在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常年住在西部最发达的古城西安,眼前的巨变让宽卓太一直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靠文化,而文化教育离不开学校。“他常说,希望家乡的孩子能认真学习,一代更比一代强。他叮嘱我们,除去保姆工资及住院时护工费用和身后事等花费外,其余的钱全部捐给母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朱宝香还原了老人最初的想法。

  ▲古城西安

  宽卓太最初执意要留一部分钱给朱宝香,感谢她多年来对自己如女儿般的照顾之情时,朱宝香果断地拒绝了。“老人离家多年始终不忘家乡,只要提到刚察他就特别激动。他生前无数次表达过对党的感激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也多次和我们讨论过身后事,钱捐给学校是老人很久以来的想法。我们兄妹都有工资,老人的钱说什么也不能要,在我们看来,钱捐给学校更有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思乡心切,在有生之年想看看故乡的变化,宽卓太曾回过刚察。严重的肺病让他到西宁时呼吸已相当困难,尽管很痛苦,想到就要见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时他说什么也不愿放弃,车行至湟源县时必须靠吸氧才能前行。原打算多待几日的宽卓太到刚察后仅停留了三天,离乡多年后仅有的一次探亲就这样匆匆结束。

  此后的几十年里,故乡刚察就成了宽卓太魂牵梦绕的地方。按照遗愿,宽卓太去世后,骨灰撒在了青海湖里,飘泊异乡的宽卓太魂归故里。

  记者感言:在这春风吹拂草原的日子里,一笔共计51万元的遗产温暖了刚察县泉吉乡孩子们的心,它更温暖了海北各族儿女的心,因为这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它还蕴含着一位忠于党和人民的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的老干部、情系故乡教育事业的藏族老人宽卓太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海北新闻网 | 海北州人民政府网 | 祁连县人民政府网 | 祁连旅游文化网 | 门源新闻网 | 海晏新闻网 | 刚察新闻网 |
主办:中共祁连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