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祁连概况 | 党政领导 | 党的建设 | 经济社会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祁连 | 祁连视频 | 通知公告 | 民生关注 | 友情链接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祁连新闻网生态旅游
祁连“绿游”助推文旅融合增创收
来源:祁连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08-27 09:01:09
编辑:马玉英

  近年来,祁连县以建设“美丽祁连、幸福祁连”为发展目标,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思路,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独特、富集的旅游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5A级景区”创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天境祁连•东方瑞士”旅游品牌正走出青海面向世界,成为大美青海的一张金名片。

  改革开放40年来,祁连县经济社会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祁连旅游业更值得一提,2000年前,旅游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几乎是一个空白,祁连旅游从原先旅游市场中的无名一族,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成功入列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旅游业这一绿色“GDP”已经成为满足祁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产业。

  201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天境祁连省级风景名胜区,2015年祁连县荣获青海省农牧厅及旅游局“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荣誉称号,2016年度荣获国家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青海省农牧厅“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等荣誉奖章。坚持城乡一体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依托森林、水利资源优势,完成了龙鳞公园、二寺滩公园、八宝河水利风景景区、人工湖、卓尔山山体亮化等项目建设,并规划建设黄藏寺水库、纳子峡水库等水利风景区,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水上娱乐等旅游业态,不断提升完善旅游吸引物。同时,结合生态保护及城乡垃圾、污水治理工程,落实生态管护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展无垃圾示范县创建、“河长制”、城乡道路综合整治等,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创造了良好环境。突出景区建筑自然生态文化特点,以自然元素为基调,做到建筑设施与景观、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祁连县立足资源优势,整体推进全域旅游。着力发展精品文化旅游。成功协办、举办了“国际飞行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祁连赛段、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清真美食文化推介会及麻拉河“玩偶狂欢节”、“中国诗歌万里行暨天境祁连诗歌艺术节”、“电光音乐晚会”等重大节庆和群众文体活动。2018年,旅游接待游客数突破23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全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1.1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具有一定接待规模的宾馆达到131家,接待床位数超过1.6万张。坚持立足“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着力发展生态景观旅游。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编制完成《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卓尔山.阿咪东索国家5A级旅游区规划》及央隆乡、阿柔乡旅游总体规划。域内已建成卓尔山、阿咪东索、鹿场、峨堡古遗址公园、阿柔大寺、水世界景区景点6处、旅游演艺1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1处、星级厕所39座。2018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同比增长37.5%。人均消费达435元。着力发展草原牧游业。依托丰富的地貌类型、纯净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特别是紧抓祁连县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有利时机,注重农牧业生产与农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产业“承一启二”“接二连三”,全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祁连草原牧游业发展格局。

  随着各种节庆活动和重大赛事的举办,“天境祁连·东方瑞士”、“夏都后花园”、“牧区江南”等殊荣飞叠冲来。祁连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来往游玩、度假的游客增多了,生态旅游业步入了“快车道”。本地的各种旅游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祁连县从着力打造农村、牧区旅游示范点建设入手,借助群众居住条件和地理优势,先后建成农牧家乐134家、草原驿站4处。营业收入6167万元,实现利润2120万元,201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670元,较2011年6854元,增长114 %。通过旅游扶贫项目的带动,农牧家乐应运而生、蓬勃兴起,逐渐成为祁连旅游服务业的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勃发出更大潜力。(聂文虎)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海北新闻网 | 海北州人民政府网 | 祁连县人民政府网 | 祁连旅游文化网 | 门源新闻网 | 海晏新闻网 | 刚察新闻网 |
主办:中共祁连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