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祁连概况 | 党政领导 | 党的建设 | 经济社会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祁连 | 祁连视频 | 通知公告 | 民生关注 | 友情链接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祁连新闻网祁连要闻
峨堡镇:各民族群众心更近情更浓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03 10:20:08
编辑:马玉英

  7月24日清晨,我们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镇。这是曾经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祁连山草原的所在地,一个“元时筑,今遗亘尚存”的古堡城,在曙光中迎来了新的一天。

  七月的峨堡,如同人间仙境。峨堡镇是一个由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纯牧业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在这片辽阔无垠的草原上,民族团结进步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各民族群众和谐共融,携手向前的指路灯。

  夯实基础 让民族团结之树常青

  峨堡镇党委书记如义说:“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切实肩负起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责任。为此,我们峨堡镇设置了固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并利用‘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各个村社以‘三讲一促’等为载体,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活动,其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海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着力在入耳、入脑、入心上下功夫,注重增强宣传教育实效。”

  为了让牧民群众多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在建设发展当地经济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和功绩,努力挖掘、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进民族团结,激发群众爱国热情,峨堡镇专门在集镇区建设了“峨堡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通过“峨堡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从抽象的道理、生硬的说教转化为群众身边喜闻乐见的生动事例,将村镇党的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一件件地摆在了群众面前。

  “峨堡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包括村史馆,内容设有镇村简介、旧貌新颜、老物件陈列、各项民生数据走势图和“四个峨堡”等6方面的内容,30多块展板,收集老物件200多件,以文字、图片、老物件等,充分展现了峨堡镇各族群众同心共筑小康梦的情景。

  “峨堡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建设,帮助峨堡人留住了历史、留住了文化、留住了乡愁、留住了根,也为外地朋友了解峨堡打开了新窗口、新视角、新体验,既帮助牧民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画卷,也成为激励年轻一代热爱故土,激发他们团结一心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

  携手奋进 让民族团结情更浓

  峨堡镇峨堡村的藏族村民仁青多在朋友圈发了一段小视频:骑马的游客,视频中有七八名游客在排队骑马,这是发生在仁青多自家牧家乐的一幕。

  5年前的仁青多还是一个贫困户,他带着妻子和儿子,还有11头牛和140多只羊独立生活。文化水平不高的仁青多,没有一技之长,只有给别人放牧赚钱养家,2015年,他被定为贫困户。

  “扶贫先扶志”,仁青多在党员干部的帮扶下,有了自主发展的意识,他借了4顶帐篷,拉着4匹马,在峨堡镇宁张公路200公里处开起了牧家乐。妻子备了一些糌粑、酸奶等美食,他除了给游客销售食品,还牵马为游客拍照,两个人的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

  “共产党就是我的恩人,能住上新房、喝上自来水,脱贫过上好日子,全是共产党给的!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共产党的恩情!”这是卓玛奶奶经常说的感恩话语。卓玛奶奶是峨堡镇峨堡村的脱贫户,是峨堡镇2018年底实现脱贫的130户31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员,老人脱贫后,最想感谢的是党的恩情。峨堡镇党委书记如意说:“全面建成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我们将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心间,带着各族群众走向小康!”

  如意书记说,峨堡镇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通过2019年电网改造项目正在解决204户牧民家庭的用电问题;实施36套危旧房改造项目保障每一户牧民有安全住房。现在,峨堡镇建设完成了峨堡村高原美丽乡村广场、村集体经济综合商贸楼和污水处理厂等建设项目,落实了农牧民综合培训中心、白石崖村野生沙棘厂项目,还研发了金露梅藏茶。

  记者了解到,黄草沟村和芒扎村利用县委组织部2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投资本村养殖大户,每年分红2万元左右;峨堡村和白石崖村分别发展了租赁产业和合作社产业,到2019年底,峨堡镇4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峨堡镇深入开展“补针点睛”行动,对教育住房医疗三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扶贫等4个方面17项工作全面开展查漏补缺,204户无电户实现通电,80户贫困户住上了新房,为73户贫困户打机井,41户贫困户通自来水,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典型引领 让各民族群众心更近

  “元旦才项你们听说过没,他可是全国的道德模范,我们组织全镇各民族群众学习他的事迹,在他的带动下,我们镇的风气越来越好,大家越来越团结。”说起村里的典型,如义的话语中满是骄傲。

  如义所说的元旦才项,是一名党员。45岁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1998年,黄草沟村的元旦才项得知村里哈乐、伦多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无人赡养,便带着面粉、清油等生活必需品去探望,当他看到老人睡在冷炕上,吃了上顿没下顿,随即产生要照顾两位老人的想法。

  他向妻子说出想法后,虽说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妻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夫妻俩每天为老人梳洗、做饭,费尽心思改善老人的生活。

  2018年,98岁的哈乐老人因肺心病等多种疾病,躺在床上不能自理,元旦才项夫妻俩不分昼夜轮流看守、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两位老人逢人就说:“20年来,元旦才项夫妻俩像亲生儿女一样照顾我们,我们吃得好、穿得好,感到非常幸福。”

  在芒扎村大家喜欢称呼村里的“两委”成员冶海宝为“现代愚公”。在村里豹子崖路段,每逢冬季雪天、夏季雨天,他总是第一时间,带着妻子开着皮卡车赶到现场。在冰冻的路上用砂石把路面坑洼填平,徒手搬离山上滚落的大石头,几公里的路,常常需要好几天才能修整好。

  6年来,冶海宝累计维修道路20多公里。他不仅是“现代愚公”,还是村里老人口中的“尕宝”,冶海宝主动与村里一名建档立卡户才华本结对认亲,帮扶这个非亲非故的贫困残疾村民。

  为了方便才华本看病,冶海宝帮助才华本在县城租了间房,经常陪才华本老人聊天唠嗑,主动关心才华本生活,给他送酥油、糌粑和冬肉,解决了才华本老人的后顾之忧。

  热心的冶海宝但凡听到村里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民族团结情谊也越来越浓。平时谁家有什么事,我们大家都会去帮忙。”冶海宝说,大家团结在一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古城峨堡,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相助、同心筑梦,用善与美托起团结新高度,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勠力前行,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海北新闻网 | 海北州人民政府网 | 祁连县人民政府网 | 祁连旅游文化网 | 门源新闻网 | 海晏新闻网 | 刚察新闻网 |
主办:中共祁连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