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祁连概况 | 党政领导 | 党的建设 | 经济社会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祁连 | 祁连视频 | 通知公告 | 民生关注 | 友情链接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祁连新闻网外媒看祁连
【青海新闻网】祁连县差异化产业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青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9-29 10:08:50
编辑:马玉英

  近年来,祁连县坚持把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主的产业振兴作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突出绿色、生态、可持续特色,以实现特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综合考量各村产业基础、能人效应、资源优势、发展前景等各类因素,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在差异化发展中形成稳定的产业体系,不断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规划引领、监管并重,谱写乡村旅游产业新篇章

  借助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利契机,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突破口,编制《祁连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空间布局、项目建设、体系服务、形象设计、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围绕“三全”旅游发展目标,狠抓服务设施、交通道路、旅游标识等短板提升,响鼓重槌分阶段、分步骤、分领域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坚持以点带面、全域推动,依托各村资源禀赋、文化遗存及发展特征,积极打造“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地方文化旅游名片,把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融合发挥的特色小镇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结合点、新兴经济业态的蓄力点和规避同质化弊端的发力点,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野牛沟牦牛特色小镇、阿柔牧游特色小镇、麻拉河村飞行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以产立镇、以产强镇、以产富镇。聚焦满足乡村旅游多元需求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一管理”工作导向,在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积极发展农事体验、民俗娱乐、养生度假、牧游经济、休闲文化等特色旅游产业的同时,出台乡村旅游点管理办法、家庭宾馆管理办法和“引客入祁”旅游奖励等办法措施,助推全县乡村旅游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育“农家乐”“牧家乐”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41家,旅游商品经营户131家,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上下游延伸发展带动1.2万余名群众实现就业,从事旅游产业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22.8%。

  突出优势、多措并举,打造有机生态产业新引擎

  积极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新路子,坚持标准化提升品质、产业化做强龙头,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生态优先、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制定《家庭农(牧)场考核办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考核办法》等政策办法,通过政策扶持、健全体系、提质规范等举措,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64家,家庭农牧场67家,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合作社+农牧户”模式,不断推动农牧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探索建立龙头企业支撑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引导亿达、金祁连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青海大学、牧科院、山东借箭牛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高位嫁接”,围绕精深加工不断优化生产技术,全县88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及67个家庭牧场开展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发展股份合作,分层次实现产业规模经营、集群发展,推动形成“产业化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业产业生产经营新体系。与此同时,打破地域限制,将祁连和甘肃河西走廊优势整合运用,通过“协会推进、政府护航”模式,在河西走廊地区探索跨地区发展“飞地牧草、飞地养殖、飞地商场”为主的“飞地经济”,形成以“祁繁甘育”为特色的产业转移新模式,实现“以草定畜、草畜联动”,在有效缓解草畜矛盾的同时增加农牧民收入。截至目前,86家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户及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甘肃张掖地区从事饲草种植和舍饲养殖,租赁养殖场地54处,养殖牛羊3.17万余头(只)。坚持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发挥绿色有机牛羊肉、乳制品、黄蘑菇等特色农牧产品优势,打好、叫响“祁连山下好牧场”特色品牌,在促进农牧产品生产、研发、加工、仓储、物流、电商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上作文章,通过体验、电商、直销等形式,全力打造有机生态农牧业示范高地。全县“三品一标”品牌认证达51种,“祁连藏羊”“祁连牦牛”“祁连黄菇”得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雪域八宝”“祁青”2件商标成功跻身青海省著名热销品牌。成功研发出黄菇饼干、沙棘饮品、风味酸奶等特色农畜产品,成功试种出火焰参、茶用菊花等农作物新品种。

  聚焦短板、巩固提升,展现集体经济产业新气象

  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摘帽成果的坚实后盾,在全县各村顺利实现集体经济“破零”目标的基础上,围绕“薄弱村提升、优势村突破”的目标,综合分析对比投入率、收益率、分红率,建立跨区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统筹整合各乡镇涉农、扶贫、援建等资金,在县城、西宁等地购置宾馆、商铺租赁或自主经营获利,发展混合经营型集体经济,实现“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坚持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资源,在深入开展“三资清查”的基础上,积极盘活各村闲置或低效的村属土地、草场、门店等存量资产,以自主经营、租赁等方式,发展资产盘活型集体经济,让“资源”变成“股权”,实现村集体拥有可依托、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本钱”。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黑土滩治理项目等,探索牧草加工产业,发展产业增收型集体经济,进一步助力村集体经济“提质复壮”。坚持“党建+”工作理念,建立50万元“党员创业带富基金”,采取“党支部+金融+产业+农(牧)户+企业”等形式,发放贷款1596万元,扶持124名有能力、有意愿的党员能人带领群众兴办43个集体实体产业,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充分发挥扶贫、旅游、农牧、发改等部门项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电站、民俗村、商贸楼等实体产业,发展产业延伸型集体经济,推动村集体经济从“重眼前”向“谋长远”转变。推行村集体经济收益五分法,健全村集体经济资金安全、项目运行、收益分配、监督管理等各项机制,确保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截止2019年年底,全县4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实现总收益1205万元,辐射带动3万余名群众分红1380万元,1490户4752名脱贫群众实现村集体经济分红全覆盖。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海北新闻网 | 海北州人民政府网 | 祁连县人民政府网 | 祁连旅游文化网 | 门源新闻网 | 海晏新闻网 | 刚察新闻网 |
主办:中共祁连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