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祁连概况 | 党政领导 | 党的建设 | 经济社会 | 招商引资 | 外媒看祁连 | 祁连视频 | 通知公告 | 民生关注 | 友情链接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祁连新闻网祁连要闻
祁连县“3+模式”锻造诉源治理“金招牌”
来源:青海长云网
发布时间:2021-01-21 09:32:22
编辑:马玉英

  “我负责的网格内共有43户家庭,户籍人口102人,精准扶贫户5户12人”。党员冶海宝是祁连县峨堡镇芒扎村第四网格网格长,芒扎村地处青甘交界地的祁连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域,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冶海宝将“时常变为常常”,主动走访辖区住户,及时发现和排查矛盾纠纷,对自己的网格基本情况更是熟念于心。

  祁连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造性开展“党建+治理”“群众自治+微调解”“法律顾问、法治副书记+群防群治”等治理举措,全力打造诉源治理“金招牌”,诉源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党建+治理”模式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社会治理中构建“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两新”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五级同责基层治理组织架构,以党员“能管事”激活诉源治理“红色细胞”。并通过即时管理、量化考核,组织引导网格党员主动参与农牧区扶贫帮困、纠纷化解、隐患排查、维稳安保、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宣传等基层治理工作,成为活跃在网格内的“红色细胞”。

  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善理事”打造诉源治理“金招牌”。注重发挥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在城镇社区,搭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个平台,整合街长、巷长、楼宇长、网格员、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以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力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社区居民议事等社区治理工作。在农牧区,以村规民约为基础,大力推行“一约三会两日”民主协商治理模式,搭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让“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办”。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乡贤等在平安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组建“红袖章”大妈、“巾帼”、“五老”咨询师等志愿服务队,打造“老书记”“四小”“阿祥”等特色品牌调解室,通过开展法律政策宣传、社区义务巡逻、矛盾纠纷调解等“微调解”工作,有效筑起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实现“群众的事群众办”。

  “阿祥,你说说我这事情该怎么解决?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啊!”这是在祁连草原牧区工作的同志常听到的一句话。由于牧区群众文化水平有限,缺乏法律知识,碰到一些棘手的事情,常常拿不定主意,特别是牵扯婚姻、邻里、草场等纠纷时,需要村调解组织给予帮助。这时,他们就会想到“阿祥”海明。海明是阿柔乡草大坂村调解员,每年经他调解的村级矛盾纠纷1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成为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土专家”。

  服务“不缺位”畅通诉源治理“源头活水”。马淑英是祁连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自担任八宝镇拉洞村法治副书记以来,一直积极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案件代理工作,通过劝解当事人不打“怄气”官司,详细核算诉讼成本,讲解诉讼风险和诉讼利弊,让许多群众放弃诉讼念头,继而采取协商方式化解矛盾,做到了息事宁人,和平处理。“在马律师的精心指导和细心帮助下,我的事情才这么快的解决了,我十分感谢她。”八宝镇黄藏寺贫困人员马某说道。2020年,马某在某县人民医院接受左侧股骨干骨折手术时,由于医院术前诊断错误导致马某再次骨折,马某向医院提出24万元的赔偿,法律援助律师马淑英受理本案后,详细了解案情,考虑到受援人为该村贫困人员,果断采取非诉讼调解程序,通过两个多月的多次调解,最终达成协议,医院赔偿马某各项损失126499元,并当场付清。

  祁连县以网格为基本单元,组建综合体自治微信群285个,实现“第一时间反映诉求”“第一时间发现矛盾”。45个村(社区)均成立由村委、妇联、法律专业人士等组成的人民调解队伍,有效排除辖区内矛盾纠纷,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解决。通过推行“一村一法治副书记一法律顾问”机制,将法律顾问、法治副书记及时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开展矛盾调解、法治宣传、“以案说法”等活动,更加专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日益成为基层诉源治理的“好军师”,实现了让“专业人员办专业的事”。2020年以来全县共有网格党员1043名,先后办理实事200余件,向困难家庭提供“圆梦”帮扶120余(次),政策宣传120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40余件。解决诉前调解案件580余件,成功调解428起,调解成功率达74%。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新华网青海频道 | 海北新闻网 | 海北州人民政府网 | 祁连县人民政府网 | 祁连旅游文化网 | 门源新闻网 | 海晏新闻网 | 刚察新闻网 |
主办:中共祁连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41